《心经》中的“五蕴皆空”是什么意思?明明存在,为什么说空?是在否定存在吗?
心经当中所说的五蕴皆空到底是什么意思?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即我们的身体、感受、想法、行为、意识,这些,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明明存在,为什么说是“空”呢?空,是不存在吗?就否定现实吗?
这里,所谓的空,并不是不存在,也不是什么都没有,也不是否定现实。空的是从本质而言,这种本质上的空,是指上述的所有事物或现象,不具有真实不变的属性(无自性),不能绝对的、或不能独立的存在,而只能依因缘而存在。所有依因缘存在的,就可以说是空性的。而所有的事物都是依因缘才能存在的,没有例外的。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每个人都会做梦,对于梦中的事物,在经历做梦醒来的那一刻,我们去回想梦中的人、事、物和感受,它是真实存在的吗?梦中的事物、景象有真实性吗?,他的本质,或者说梦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所谓的空的定义,空的现象和梦中的感受是可以做类比的,我们在醒来的时候,没有人会说梦中的某一件东西是真的,或者梦里面的某一个事情是真实的。
那么现实中,我们说的空和梦中的这种不真实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做了一个好梦,常常会在梦醒之后感叹,梦里醒来一场”空“,这个时候,这一场空实际上是对梦的描述,还有人做了非常好的梦境之后,也会有另外一番感叹,但愿长梦不愿醒,如果能总是在梦里边那样就好了,可能就没有烦恼,那样就放松了。
梦中的一切,或者是美好的,或者是恐怖的,所有的这些,都是不真实的,可以说,是人的大脑思想的延续,或人的意识的一种幻化,这种奇妙的幻化的主人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我们自己。
再比如,颜色的概念,颜色是不是具有真实性呢?有的人眼睛如果得病了之后,或者他的肝脏和胆囊出现了一些病变之后呢,会影响到视觉上的神经,这个时候,会影响所看到的颜色,身体健康正常的时候,如果他看到的白纸是白色的,那么在这个时候他可能看到是黄色的颜色,而当他这个症状得到了改变,健康了之后,再去看就又变成白色的了。
同样的现象,对于色盲的来说,可能就更要严重一些,他永远也区分不出来绿色和红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会认为颜色是真实的吗?它只不过是不同的人的一种感受分辨而已。
颜色依赖于人的视觉感知,颜色是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现象,颜色本身也会褪色或变色(即变化),这说明,某种颜色只有依赖很多其它因缘时才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颜色这个概念或说法,是空性的,
实际上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就算健康正常的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他所得来的现象或事实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比如,不同的人在评价同一个人的事时候,会得到不同结果。有的人会变认会她长得很好看、很可爱,而有的人可能会认为很一般、不招人喜欢。这就是我们所理解的心经当中所说的五蕴皆空的空的意思,这个人好看还是难看,并不是这个人本质的属性,而依赖于观察者的看法。而如果非要定义这个人本质是否好看的话,那么,所谓的本质是没有固定属性的。
而同时,在不同人眼里,这个人好看还是不好看,各种不同的看法是存在的,这些看法依赖于不同的人各自的喜好,因此,好看与否,不是独立、绝对的存在,只能依因缘而存在。
用另一经典中的一句话更容易解释空的意思,即《中论》云: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五蕴皆空的空,他否定的是存在的不真实性,简单的理解,这种存在是如梦如幻的,不可靠的,不可得的,这是我们说的空的意思,空并不是没有,并不是不存在。
在说五蕴皆空的时候,也不是否定显现,显现是指能看见的,能感知到的,这些都是存在的,但是,这种显现的真实性是不具备的,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永恒的,不能独立存在的,是依赖于因缘而存在的,因缘发生变化,显现也会变化,这样理解,也是对空的合理认知。用这种观念,这种意思去理解就好理解一些。
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梦的例子,梦中的一切事物也是不真实的,现实当中,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和梦中的一切,实际上并没有本质差别,当人有所证悟的那一刻,那么现实当中的一切就如同梦中一样,认识到这一点,这个时候,会变得更加智慧,更加自信,甚至变得更加情感丰富,更加慈悲,同时最重要的是会感到少了很多束缚,多了很多自在,会让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快乐。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