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 星星的孩子等简要概括

智利作家恩里克•巴里奥斯写的《阿米》三部曲,分别是《星星的孩子》,《宇宙之心》,《爱的文明》,出版于1986年,这套书被翻译成12种语言,全球热销500万册,并获得教皇保罗二世的推荐。书中描写一个叫彼得罗的孩子和外星人阿米相遇后,受外星人所托,记录他们的问答及经历。其中涉及诸多宇宙奥秘,非常耐人寻味。本篇将摘录第一本书中一些主要信息,值得细品。并请关注后续解读,进入这个世界,你就再也回不去了。

1. 相遇。智利孩子彼得罗去奶奶家过暑假,一天傍晚,看到一道红光从天而降,落到海里,一点声音也没有。然后一个像孩子一样的人从海里游过来,穿着白色的奇怪服装。两人开始交谈,那个人说西班牙语,自我介绍是外星人,他的真正名字以地球语言无法发音,彼得罗就以Amigo(西班牙语朋友)的Ami称呼他阿米。

2. 确认。当阿米向彼得罗展示了读心术,并展示一些小装置,比如一个小电视可以看到地球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彼得罗确信对方是外星人。

3. 外星人。阿米告诉彼得罗,宇宙中无数的星球都居住着外星人,仅仅银河系就有上百万个文明。阿米外貌像孩子,以地球年计算,已经有几百岁了,而他那个星球的外星人都像孩子一样。

4. 好与坏。阿米说:到访地球的外星人没有坏人。邪恶的文明无法发展到高等文明,离开自己的星球,因为造武器的技术等级比较低,会先于穿梭星际的技术之前出现,所以低等邪恶文明往往等不到星际旅行,就因内部争斗而毁灭了。进而讲,能实现星际旅行的高等文明,都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人类将内心的邪恶,投射出去,创造了影视作品中邪恶的外星人形象。邪恶的生物都是低端的。地球人在银河系中算是比较低等文明,因此内耗严重。

5. 偶然性与必然性。阿米说:宇宙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必然的。人类认为的偶然,只是因为不了解宇宙运作的规律。

6. 爱。文明的发展有两个因素,科技和爱,爱即心智水平。两者发展不平衡,一个文明就有可能走向毁灭,比如科技发展太快,心智跟不上,文明就会毁灭;同样,只有心智发展,科技不发展,这个文明也发展不起来。

7. 为什么不干涉地球的发展。地球文明处于科技水平高,心智水平低,比较危险的阶段,外星人采取不干涉的态度,有四个原因:首先,不确定人类是否会因高智慧生物的出现而恐慌。其次,基于人类邪恶的判断,外星人有保护自己的考虑。再次,即使干预地球,是否能产生正向结果难以预知。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干涉其他文明进程,是违反宇宙法则的。高智慧生物只能采取辅助引导的方式,比如在核试验时,核设施附件出现UFO,以此告知人类高智慧生物的存在及关注。另外也会向开智的人类发射脑电波。只有当人类上升一个维度,外星人才会出现。阿米出现在彼得罗的面前,是希望彼得罗写书把宇宙的奥秘传播出去,是地球拯救计划的一部分。

8. 催眠。阿米和彼得罗回家路上遇到警察,阿米把警察催眠,并告诉彼得罗:人类某种意义上一直被催眠中。

9. 瞬移。阿米以瞬移的方式,带着彼得罗各地旅行,并告诉彼得罗:在银河系移动需要地球时间1个半小时,在星系间移动需要几个小时。

10. 分数。阿米接上级指令到阿拉斯加接触一个猎人,展示UFO,并拿出一个仪器测量猎人得出750的分数,告诉彼得罗这是人类的进化指数。阿米是760分。指数高则等级高,在地球也有指数高的人,比如医生,高僧。人类的分数一般在300-800之间,熊200分,鱼50分。另有太阳人10000分。彼得罗说自己的叔叔在研究激光武器,分数一定会高。阿米回答他,研究武器的人分数高不了,即使他可能很聪明。

11. 维度。前面提到太阳人分数10000分,太阳上也住有“人”。高维度是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到达的。

——这个话题过于复杂,需要以一定次第展开,这里不多讲。

12. 人类之祖。阿米带彼得罗去了奥菲尔星球,这里居住着人类的祖先。几千年前,地球上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主要生活在一个大陆上。由于科技发展太快,而心智发展太慢,其分数比现在人类还要低100多分,导致毁灭。毁灭之前,一部分人逃到其它大陆,成为当今地球人类的祖先。一部分700多分的人被阿米的族类救出,在奥菲尔星球生活下来。阿米也说,地球如果再次毁灭,他们还是会再拯救地球700分以上人类一次。因为彼得罗身上带有细菌,不能在奥菲尔星球登陆。奥菲尔星球有各种颜色的植物,彼得罗说仿佛日式花园。植物中有很多金字塔。奥菲尔星球都是巨人,平均身高3米,古铜色皮肤,肩宽臀窄,穿白色长袍,腰间扎彩色腰带,寿命几百年。奥菲尔人崇尚自然,住在森林里面,日常学习,享受生活,帮助他人,不需工作,因为星球有超级人工智能管理。没有货币,金字塔好像工厂,需要什么就去拿。没有占有的概念,全民共享资源。婚姻是一对一的,但是没有法律约束。比较,竞争,选拔,成功等等概念统统没有,学习唯一目的是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星球上所有生物只吃草,不吃动物。还有大量的游乐场,当意识提升上来,人类就成为了孩子的状态,开心玩耍。

13. 艺术。艺术是全宇宙的财富,各星球都有不同的艺术。地球人类由于没有读心能力,所以地球的只能靠艺术家表达出来。而高等文明的艺术,只需要艺术家用想象,其他人就可以感知到。

14. 成为高等文明的条件:了解宇宙法则,以宇宙一体为目标,以宇宙法则为基准建立组织。

15. 宇宙基本法则:爱。爱是一种充斥在宇宙中的能量,是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包括光,思想。地球人类的生活目的就是体验爱,感受爱,提升精神力,只有这样才能靠近爱。爱像大圣灵,提升维度即可以靠近大圣灵。

能够看到这篇文字的伙伴,都是机缘的安排,真的会开启不一样的人生哦,你再也不想回去以前那个状态了。会做一个解谜系列,这些未解之谜貌似神秘, 不可思议,只是因为视角的局限,信息受限。我们人类只能了解和认知到这个宇宙不到5%的实相,这还是高高地吆喝着,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总量是多少。拿5%的已知条件去解题,有解吗?

 

《阿米:星星的孩子》是《阿米》系列的第一部,刚拿到的时候,我以为它是一部可给成人看的寻常哲理童话书,像《小王子》一样。可是,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意识到,这并非一本单纯的童话书,它传递的讯息太像《与神对话》和《海奥华预言》了!我甚至觉得《阿米》系列是作者超自然体验的产物,来自于冥想或其他灵性高峰体验的经历。

《阿米》系列里处处透露着宏大的宇宙智慧,你无法清楚它到底来自佛法、上帝,还是某个更高存有透露的关于神的讯息。它像极了科幻童话,却又与许多灵性书籍有着异曲同工的精髓。究竟是呓语,还是真理?

它说:“这个世界只有必然,没有偶然。整个宇宙蕴藏着完美无缺的高等秩序,万事万物均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存在原因,各个领域都严格执行着相应的法则,甚至连宇宙文明的演进都包含在内。”这个充满灵性的解释是不是可以让我们从更高的层次去看待我们生命中的困难、困惑和无能为力?如同我在其他地方获得的讯息一样,阿米也在传递这个真理,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失序和无助、拷问苍天的时候,其实可以试着自问:“真的是这样吗?难道一切真的都是痛苦和冲击吗?这里有没有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

人生并非仅仅只有表象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不是只有工作、结婚、生孩子、成功这些事。阿米说:“太阳天体、星球银河……万事万物都有进化程度,因为我们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宇宙之中,一切都在进化,一切都具有发展目标。”他点出了生命的意义,即进化。

我想,阅读阿米,唯有有着纯然、开放的心灵才能全然领会它的含义。明白人类对于宇宙万有存在巨大的未知是必要的,相信生命是一趟进化之旅是必要的,了然这个由金钱、荣誉、竞争等构筑的物质世界不是生命的全部构成是必要的……阿米说:“上帝不像人类,也不像别的任何生物,他是一种精神,一种穿透在一切事物之中的无限存在,那是一种造物般纯粹的智慧,纯粹的爱。”这里的“上帝”其实就是灵性与宗教体系里那个全能爱的神,而文中所说的“进化”,即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经历和学习,去发现和趋向神性。

阿米 星星的孩子等简要概括

《阿米》系列大概是身心灵图书中最适合亲子阅读的书籍了,它用十分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近似佛法的奥义,阿米说:“生命是一所设有很多阶段、很多课程、不同教育水平的学校,每个人都穿着不同的外套,也就是说,处在不同的肉身包裹的内核才是真正的我们。我们穿着不同的外套在不同的阶段里学习,慢慢地明白我们的整个人生不过是一场旅程,一场在生命这所学校里学到许多知识、明白许多道理的旅程,一场不断进步的旅程。彼得罗,没有人凭空出世,也没有人永远消失。我们诞生、生存、死亡……每一次的死亡我们仅能带走一次人生所学到的东西,然后再经历另一次人生,不断前行。”这不正解释了时间的无限性,以及生命轮回的意义吗?死亡不是真的存在,因为灵魂不灭,因此我们并不会真的消失;肉体会寂灭,但灵魂不会。

当人类小孩彼得罗疑问于既然造物主爱世人,那为何我们的周围还有危险和残酷,为何不一开始就让所有人都是好人时,阿米回答说:“如果你不知道为何坏,又怎么能享受到何为好?”“只有认识了黑暗,才能珍惜光明。”在我看来,阿米指出了物质世界二元性的意义。当人类指责上苍为何将不幸降于人类、为何我们的生活有如此多不美好、为何自身如此不完美时,对这种阴影的认识是人类重新认识光明和幸福的关键。

然而,二元对立也不是全部,“造物主创造的不是木偶或者傀儡,他创造的是自由的人。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只要你能承担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人在自由意志中认识物质世界的二元性,进而生出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圆融的智慧,这智慧即荣格所说的“自性”,其中蕴藏着神性。

我讶异于《阿米:星星的孩子》竟能用孩童都能听得懂的语言讲出生命的真谛,它说:“进化的基础就是不断提高爱的振动频率。”“人所拥有的能力之中,思考排在不显眼的第三位;意识排在第二位,但是仅仅有意识并不能欣赏到事物的美妙;因此,爱才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爱是首位。”“上帝不像人类,也不像别的任何生物,他是一种精神,一种穿透在一切事物之中的无限存在,那是一种造物般纯粹的智慧,纯粹的爱。”——了然这一切,正是宝瓶时代交予每个个体的课题。

灵性体系里认为,2000年以后人类迎来了宝瓶时代,它既带来了发达的科技,同时也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幻觉。当我们沉浸于科技带来的喜悦时,也同时被它所桎梏。我们与内在的连结越来越弱了,我们受困于高速运转的世界,理智逐渐取代情感,世界变得冷酷而现实。如何走出心灵的迷惘,唤醒个人意识,打破束缚心灵的外部法则,拒绝权威和权力的压迫,在觉醒中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是宝瓶时代带给每个个体的课题。因此,宝瓶时代也被称为心灵觉醒的时代。

阿米 星星的孩子等简要概括

阅读《阿米》系列,让我不禁怀疑,也许作者本人是个星际小孩,深蓝儿童、彩虹儿童、水晶儿童……大概是其中一种。他正通过阿米,将他率先获得的宇宙讯息传递给人类。可是他也知道,这些讯息太超前了,远超过去大部分人的认知范畴,因此他在文章开始前写道:“只有极少数的人会读懂我的书。”“如果你认为宇宙和外星人都是可怕的东西,如果你认为作者是个异想天开还居心不良的坏蛋,那么,你!不要再看下去了!你不会喜欢这本书的。”这多么像天生带着叛逆之气、不服权威,同时又敏感、直觉性强的深蓝儿童的话语。他非常清楚这本书是给读得懂的人看的,而孩子,将会最懂他!

作者恩里克·巴里奥斯在接受采访时说:“我认识到也许在一二百年里所有人都会比现在更清楚地理解这本书的含义,而且没有人会再说它是一本童话。”这大概就是他心中的预言吧。他希望有更多人能读懂阿米的故事,不会仅仅把它当做一个童话,可是他也知道时代可能带来的限制。可是,作为读者,以我自身的共鸣来说,我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宝瓶时代,这个系列故事已经不是难以被接受的了,会有越来越多投生于地球、即将给地球带来巨变的星际小孩将对它有毫不费力的理解,以及深刻的共鸣。

地球小孩彼得罗说:“过去的生活里我仿佛一直在沉睡,而阿米唤醒了我。”《阿米:星星的孩子》出版至今已经近三十年过去,也许,现在正迎来它最好的时代。随着心灵的觉醒,越来越多人将会领会这本“献给未来人类和谐互爱的新星球的建造者和继承者”的书。也许,你还是会将它作为童话来读给自己或孩子,那也没关系,阿米一开始就交代彼得罗声明:“书里的一切不过是幻想。”“这只是一个故事。”而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听听又何妨呢?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我要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