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1大日讲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
注:这一则有点奇怪,不知为什么出现了这一位,祂自称是大日,在我所知范围之内,只有五方佛中的中央大日如来的称谓是大日,但是我并没有主动召请,所以一开始我感到很意外。在收讯时似乎很不容易接收,必须做很多、很久(约1小时)的预备动作才能收到一点点的讯息。结印时,脚呈单盘(因为我无法双盘),双手食姆指成圈,双手臂张开,以头部为中心,概略成一长圆形,似乎有点类似佛身后的光那种形状。只能说,对我而言,这真的很特别。
大日:我是大日,人称大日(如来),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为无明所病,种(种植的种)种种烦恼。一念明,众生即佛;一念无明,佛即众生,理简易,但行不易,今天难得的机会,能够再一次的传达这样的见解。
虽然你们的佛经浩如烟海,但是,保持一颗清明觉察的心,让你能够简单的、容易的,亲近、接近这样的境地,要确实地相信自己本具佛性的种子,你的内在本质神圣无瑕疵。
要经历这个世界的一切,以一种清明而觉察的态度过生活,不要去想望那些虚无飘渺的神通,去除心中过多的欲望,保持一种简朴的生活,这里所谓的简朴,包括生活上的简朴以及心理上的简朴。
什么叫做心理上的简朴?就是对于你所接触的、所经历的,以单纯的观点去看,也就是不对事物本身附加过多的意义。当然,以一个物质身体的存在要做到这一点,也就是完全不加评断是极困难的,但是虽然困难,我们仍然能够藉由觉察而达到相当程度的进步,当你能完全不做评断,那时你也能了解,众生本具的智慧德性光明无瑕疵。这是我大日今天要向你做的简单说明,以后也许有机会继续来谈一谈这些相关的话题,再见。
凡夫:刚才来的是自称大日,可能是大日如来,而且脚呈盘坐姿、双手结印,这是好奇怪的经验,怎么会有大日呢?结束。
2011/07/03大日讲理想要如何实现
注:这是大日如来第二次发言,祂出现的时候都要盘腿,不过躺着盘腿的滋味满特别的,如果是单盘还好,双盘就不知要怎么盘了?!
大日:大日讲「理想要如何实现」。首先我们要分析理想,什么才叫做理想?理想是一种目标,目标我们可以分成很多的类别,譬如说,我们可能有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有个人的、大众的等等,在这么多种不同的目标当中,有哪些可以称之为理想呢?
首先我们就要来澄清,追求这个世界所存在的东西,基本上可能不太适合当作我们的理想,为什么呢?因为在你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你们所追求的…譬如说,财宝、声名、地位、寿命等等,都是虚幻而不具有实质的,以这些虚幻而不具有实质的对象,当成我们追求的目标、追求的理想,这就好像我们追逐着梦中的幻境,以为那是真实的,就这样掉进梦幻之中,无法脱离,这恐怕是不恰当的。
因此,让我们再想一想,到底怎么样的目标可以称之为理想?第一个你应该要提升自己的程度,什么样的程度呢?就是对于这个宇宙的理解、对于你自身存在状态的理解,基于这种理解,追求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这个可以称之为理想。
但是如果我们只把注意力关注在自己的身上,那么你有一天可能就会发现,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理想它是有所欠缺的,它是不完备的,因为你们的灵性兄弟姐妹们,并没有和你一起达到这种程度、这样的水平、这样的状态,所以,单单自己达成这样的目标或者理想,这是有所欠缺的。因此要更进一步的扩大我们的理想,叫做推己及人,让所有的存在都能同样达到这种状态,这就是我所说的理想。
但是,有许多的人常常在争辩,争辩什么呢?就是你要先自己达到、还是要和大家一起同时达到呢?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我要说,这样的争辩是没有意义的,这个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你达到了这样的状态、其它的存在并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你仍然是不完备的;你没有达到这样的状态,对其他的存有而言,所能够提供的指引或者协助,也同样是不完备的。所以这是一个交互验证的过程、交互提醒的过程、交互证道的过程,不要陷入这种无谓的争论当中。大日今天讲到这里。
2011/07/25大日讲那一种诗一般的生活
注:这一篇其实是紧接在太乙之后讲的,但是我很想了解的是,大日如来和太乙之间有没有关系呢?若有,是什么关系呢?奥秘太多,脑子太小,无法理解!
大日:大日讲「那一种诗一般的生活」。这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做诗一般的生活呢?想想,在你们平常的生活当中最多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我们曾经仔细地去分析思考,那么,你可能会发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充斥最多的是焦虑、压力、不安的情绪,当一个有机的个体在这样的情绪当中,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基本上身心就会失调,所以,这样的生活内容不是正当的生活内容,所谓正当不正当,就是看这样的生活,对我们产生的是正面有益的影响,还是负面有害的影响,于是我们发现,这样的生活是有害的,由你的心理影响到你的身体,于是慢慢地各式各样的疾病就一一浮现出来。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正当的呢?就是一开头所说的「诗一般的生活」。你走在路上看见路边的小花小草,你感觉到心头一阵喜悦之情;当你看到红红的太阳西沉,你感到无限的美好;当你看到雨后新叶争相冒出,你感到这个世界欣欣向荣、充满了生机,这些在你生活中很频繁、很琐碎的事情,如果能够用一种诗一般的态度去看、去感受,那么,由这些点点滴滴所构成的生活内容,就是诗一般的生活。
你们不需要具备任何神奇的能力,只需要具备一颗感恩的心、觉察的心、热爱的心。感恩是感谢大地之母、感谢源头之祖赐予这丰盛的一切,这些正面的态度将使你身心得到协调,于是,虽然是在这样一个物质世界的存有,你们仍然能够过着近乎天堂一般的生活。
是你们的眼睛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了,所以这个世界也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你们的眼前,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呢?当你被动的、随着事件起舞的时候,就是心随境转;当你能够掌握自我,而不被那恐惧忧虑的小我所控制的时候,你就是主动的在过生活、主动地产生了你所向往的世界,这就是境随心转。
唯心所造,唯有心能创造一切,它能创造失落、也能创造希望,那么,你们希望创造的是什么呢?生命具有无限的自由,你们可以决定自己所希望创造的一切,唯一能够限制你们的,就是自己的思维。这无量、无量又无量的世界,都是心之所化,你们就是这个世界的创造者,要了解、要认知自己具有创造一切的可能性,相信自己,结束。
2011/08/13大日讲何谓大日
注:这一天满特别的,11:30躺在床上,就一直练功练到1点多,然后忽然一转身,结印,开始谈话。依序出现的是阿弥陀佛、太乙、大日、观世音菩萨,陆陆续续讲到2点多,早上6点多就醒过来,头脑很清醒。这种通话很特别,似乎非但不会消耗能量反而会有能量灌注进来。这一则除了解释大日的涵义,还对讯息解读的问题作了解释。
大日:大日讲「何谓大日」。今天我们就来稍微说明一下,「大日」是什么意思。在五方佛中,我,大日,位在中央,西方是阿弥陀佛,东方是阿閦佛,南方是宝生佛,北方是不空成就佛,中央是我大日,那在这五方佛当中,我大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首先我们要了解,所谓的佛就是一位觉者,什么样的觉者,就是时时刻刻,恒常处在一种纯净的状态,这个叫做佛。那,大日或者其祂的佛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跟每一位(佛)祂本身的愿力有密切的关系。所谓大日就是日之上,比日更大称为大日,或者是说这是像你们的太阳一样,照亮了你们的世界,大日就代表祂照亮的世界无量无边,这个就是我大日的称号所带有的涵义。
但是这样的状态对于你而言是难以觉知,那,为什么我还能够以这样的形式和你谈话呢?那是因为我的讯息有通过良好的转译单位,这个转译单位的负责人你很熟悉,经由祂的安排、协助,我们这许许多多的存在,才能够顺利地和你,和你们这个世界其它的许许多多的存在进行联络。
一方面你们必须提升自己能够接受讯号的程度,一方面我们本身也要透过适当地…嗯…用你们的语言来说叫做降频的程序,这样我们才能够互通,对于你们这个世界是这样子运作,对于其它的世界运作的方式也是类似,因各个世界不同的物质化程度,就需要有不同的转译机制进行运作。
在这样的过程中,在转译的过程中,很容易、很容易丧失一些信息的内涵,因为必须经过重重转译,必须把很复杂的内容转成你所能够了解的语言,所以这样的转译过程非常的受限于你、你们本身所具有的背景知识,也就是说同样一个讯号来源,你们可能把它解释成各式各样不同的存在;也有可能很多不同的存在,你们把祂解释成同一个存在,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但是对于你们而言,很难去分辨,除非你能把自身提升到这样的程度,当然这是困难的,虽然不是达不到,所以一定要谨记,我们所传递的讯息经过了这样重重地转译之后,必然丧失了很多内涵,所以在看这些讯息的时候,一定要保留一个弹性的空间、一个改进的空间,能够允许其它的可能性,能够允许瑕疵的存在,因为瑕疵之所以存在是难以避免。
很多人一心想寻找这个讯息、那个讯息来源讲述内容的差别,我要告诉你们,这样的差别是无法避免,就好像当你们在打靶的时候,你很难每一次都正中靶心,但是不会离靶心太远,叫做「虽不中,不远矣!」所以这些讯息本身虽然有若干的偏差,但是不会离本意太远,因为如果离本意太远,祂们会做适当的纠正或者更正。所以,对于讯息的内容固然不要尽信,但是也不要不信,这是更不好的,只要保持适当的谨慎。
最重要的是,你要把持住自己的信念,知道自己是神圣、完美、无瑕疵的,知道自己是受到众多存在关爱的,这么多的协助已经出现,所以有什么(好)害怕的呢?没有什么好害怕,所有的恐惧源自于无知,因为你们无法看穿眼前的迷雾,所以你感到害怕,感到恐惧。我,大日,要告诉你们,要鼓励你们,带着爱心、带着信心、带着觉察之心、带着感恩之心,勇敢地走向前,不必迟疑,所有该准备的、该厘清的、该排除的都已经就绪了,所以,不要害怕,勇敢向前,这样应该可以给你们带来很大的信心吧!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再会。
2011/08/24大日讲间隙
注:上一次谈话的末尾,本来大日如来要讲话,但是大概祂看我太累了,所以没有发表意见,这是最近一次通讯的第一篇。大日如来讲话时坚持要盘腿,而我目前还没法双盘,故只能单盘。一开始我误以为是要讲<奸细>,当时心想,大日如来怎么会用这种负面词汇呢?后来才发现是我误解了。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形是把<业力>误解为<月历>,要正确的接收讯息可真不容易啊!
大日:我是大日,今天要讲的是「间隙」。什么是「间隙」呢?「间隙」在这里指的是在两段或两种状态之间的空隙。这就好像是桥梁或者铁轨,彼此衔接的时候必须保留一点空隙,这空隙保留的目的就是容许这两段衔接物体之间,能够有少许的伸缩。在我们这里呢,「间隙」代表的是同样的意思,什么意思?就是你从这个状态转变到那个状态,中间保留适当的间隙,这间隙之存在也正是为了在两种状态之间,能够保留少许的伸缩弹性,这就是间隙的涵义。
再来我们要谈一谈是哪两种状态之间呢?第一个状态就是我们目前的、现在的、改变之前的状态;第二个状态是改变之后的状态,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状态一和状态二,要从状态一进而成为状态二,必须要经过适当的努力,在这个努力的过程中,也许你会觉得有某一段时间似乎没有很多地进展,但是我要请你耐心地等候,虽然在你能够觉知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进展似乎停滞不前,但是我要告诉你,在另一个层面这样的进展其实仍然在持续当中,只是你尚未能觉知。
所以不要因为进度似乎停滞不前而不继续努力,仍然要持续地、经常地锻炼自己,不论是身体上的锻炼、或是内气的锻炼、或者是灵性修养的锻炼都同样地重要,所有这些锻炼的目的不只是让你本身能够获得提升,也在于能够经由你去启发、引导其它的存在进行锻炼和提升,聚沙成塔,你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小沙子之一,但是不要忽略了这个小沙子的潜能,要好好地尽自己的力量做该做的事。
所以当我们由过往的状态,由忙忙碌碌、汲汲营营进入到心灵为主导的状态,这中间的间隙需要跨越、需要耐心地等候,那么你将会知道或者发现,就在不知不觉之间,你以及你们都跨越了那一道似乎是鸿沟的间隙。但是另一方面我也要提醒你们,任何的提升都不会白白地给你,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不是吗?所有的提升都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或多或少,最不好的情况就是你或者你们等待,等待其它的神圣存在给予你们协助,把你们直接就从状态一提升到状态二,我要告诉你,如果你自己不努力,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
所谓天助自助者,只有你自己努力、锻炼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并且彼此互相协助之后,(神圣存在)这样的协助才会到来、才会降临,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不要忽略了我的提醒。
再来我想提醒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太拘泥于形式,很多人希望或者习惯透过某一种形式,才觉得心安、才觉得心有所属,不至于惊慌失措,但是我要说的是,无论你参加群体也好、独自一人也好,这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够把握住一件事,就是把持住善意的心念,并且把这个善意的心念扩大,由自己、由自爱开始,向外扩散、扩散、扩散,如果每一个存在都能够将这一份善意持续不断地向外扩散,那么这样的心念将会形成至善之网,重重迭迭,从而对提升灌注无比的能量,这样提升的过程将会更顺利、更平和。这是今天的谈话,下次再见。
2011/08/28大日讲得失之间
注:这大概是大日如来提醒我(们),把得失之心放下,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这一段是在05:55时录的,窗外下着大雨,天气很凉爽,但是我却热得满身大汗,不得不开冷气降温,果然是光照宇宙过于日月!这一篇的重点是「实践」!
大日:我是大日,光照宇宙,过于日月。今天讲「得失之间」。将得失这种二分法的概念把它放下,也就是说,不要从得和失这样的观点去看一件事,将你们自己的心摊开来检查一下,检查什么呢?检查你是为了什么做这件事情,是为了获得生存的条件?还是为了获得美好的名声?还是为了利益大众?检讨一下。
当你的出发点是单纯的为了自己,那么要你放下得失之心、不从得失的观点去看事情,是缘木求鱼、渺不可得;但是,当你的行为是为了利益大众,那么你对于得失这件事就能比较轻易地释怀。
这一类的事情我们应该要着重的是它的过程,而非它的结果;一切的训练学习,都在于它的过程而非它的结果。所以不只是得失,还有成败、好坏、快慢等等,把这些二元性的概念放下,单纯的、直接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那我们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譬如说,当你捐款的时候,有些人捐了一百万、一千万,为的什么呢?为了能够少交一点税、能够博得美好的名声等等,这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结果呢?第一个,你帮助了很多的存在解决了他们生存的问题,这样是有福报的,但是,就你个人而言,这种所谓的福报,从比较高远的层次来看,其实是不够的、是很少的。如果说你的捐款甚至只是少到一块钱,但是却能用一种纯然的、奉献的心去做这件事情,那么你的福报将会非常、非常的大,这就是发心不同,结果会不同。
以往从因到果要经过很久的时间,但是,在这样的时代,因与果之间,时间上,就是从你们的观点来看,时间上是很短的,也就是你将面对什么样的情境,它所显化的状态很快,也许是一、二十年,也许是一、二年,也许是一、二个月,甚至一、二个小时。当然我不得不提醒各位,这样所获得的只是福报,更重要的,我们要能够获得智慧,有智慧的指引你的慈悲才能走对方向。
譬如说,我们再举个例子,你、或者是某位亲近的朋友、或者家人,他陷入一种自怨、自哀、自怜的情境,而你和他一起、陪着他陷入这种自哀自怜的情境当中,这或许表示你很有慈悲心、悲悯心,但是大家一起陷落、一起苦恼的这一种行为,是不是具有智慧呢?这是值得商榷的。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是让这个客体能够脱离这样的状态,那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呢?就有赖于智慧的指导。所以同情心是好的,但是泛滥的同情心就不太好。
将那种同样陷落的悲壮之情改变一下,运用你的智慧,把这样的情况转变成皆大欢喜、同步提升,这样不是很好吗?但是详细情况要如何做呢?这就是需要锻炼的智慧,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如何获得这样的智慧?第一个必要的训练就是你经历过这样的情境,所以你能够很真切地了解,陷在这种情境当中,那种深刻的感受,并从这样的状态当中超脱,当你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或者说智慧之后,你遇到了同样的情境的那些存有,你才能够具备协助对方的能力,也才能够把事情处理的圆满。这些就是各位生生世世在这红尘打滚,所获得的最大的利益,就是生活的智慧、生命的智慧。
道理人人会说,特别是尖刻的批评,人人能说,而且都说地非常的好,但是做而言、怎么能比的上起而行呢?口口声声说要慈悲、要有同理心、同情心,即使你喊了十年、一千年、一万年,还不如实际去行动一次、一个钟头、五分钟,不是有一句话:「听其言,观其行」?光说是不够的,实践才是最后的真理。在你们这样的世界当中,谁具有最大的实践力,谁就是各位应该要学习的对象。
但是我也要提醒,因为每个人的特质、才能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连照顾自己都很困难,那他只要能把自己顾好,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有些人他能够服千百人、亿万人之务,那么,如果他只服务了十个、三个、两个、一个,这些都是不及格的,强调的重点就是你的能力和你所做的事要相称,这就是之前所说的「量力而为」(注:110822_001_龙钦巴尊者_量力而为)。
不用和任何人比较,因为天生具备的才能各不相同,有人生下来就具备了音乐的天赋,有些人天生就是画家、有些人天生就是科学家,这些没有什么好比,有些人生下来四肢不全或者智力不足等等。你们所身带、所被赋与的能力,都和你们这一世、那一世的学习目标有极大、极大的关联,这里面并没有高低、好坏的区别,就只是因为各人学习不同、面对的情境不同,所以配备也就不同。不要以为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以为自己有多么超人一等的能力。这样的观念要时时刻刻自我检讨,谨记在心!很简单,不是吗?
在这个大千世界,在这无量无边的世界,和你们一样或者类似的存在,星罗棋布,你们并非唯一的,你们是众多、众多世界的其中之一。这些众多、众多的世界,有的很进步或者说进化的程度比较高,有的进化的程度比较低。当各位从这样的状态提升之后,你们同样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什么能力呢?就是协助其它在你们之后的,进化程度比较慢的这些世界去提升,这样的宇宙是一个和谐的,互相帮忙、互相提携的(宇宙)。当你受到了众多存有的协助,那,有一天,你也应当协助其它的、需要协助的存有,不要忘记这件事情。当然也不用担心,因为自然会有很多的指导者、协助者会指导你们、协助你们,协助你们提供你们的协助,再见。
2011/09/28大日讲在圣光的照耀之下阴影不能存在
注:在录这一则时满身都是汗,不得已只好开个电风扇冷却一下。这种录音的感觉真的奇怪,明明录的时候一清二楚,但是昨天想了半天才想起来是谁讲的,但是讲的是什么内容却都记不清楚。这篇又有一段短短的宣告祈祷文。
大日:大日讲「在圣光的照耀之下,阴影不能存在」。圣光来自何处?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为无明病,种种种烦恼!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就是圣光的源头,但是这些圣光被遮住了、被遮蔽了,现在该是把这些遮蔽的东西清除的时候,清除的方法可以简单、(也)可以困难。简单的就是每一个在这个人生舞台上的存在都放弃债权,不再索讨累生、累世传下来的债务,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这样做了,那么这些障碍就会很快消失于无形,请跟着我大日做这样的宣告,内容如下:
「我,某某某,自愿放弃所有一切累生、累世传下来的债权,从今以后,我不再向任何的存在追索这些债务,这是我的誓言,以众神、诸佛为见证。」
这样,简短的誓言就可以了,当然内容可以自由的变化,只要宗旨不变就可以了。那么,你们将会很快的发现,这些纠缠、纠缠难以解开的结就在一瞬间消失了,所以,难并不难。
当我们每一个存在都这样做了,那么你们内在神圣的本质将散发出无比耀眼的神圣光芒,我们的生命之光将直接接上各位的源头,并藉由各位的传导达到大地。所以,当你能够清除心中的障碍,清除累世的债权、债务,你们所生存之地也将获得同步的提升,这是你们能够对这美丽的蓝色星球有所贡献的地方,这就是你们创造的本质,所以如果有人要问:「谁是创造者呢?」我大日要告诉各位,你们都是创造者之一,你们都各自贡献了力量,共同创造了你们的未来,神不神秘呢?没有任何神秘之处,我大日就在彼端等候各位的到来,让我们彼此勉励。
凡夫:走了!
2012/05/29大日谈诚实
注:这一篇的主题其实不只是诚实,还包括你自认为具备的特质,比如说负责。讲述的缘由大概是因为我个人很注重诚实的问题,所以当有人在有意无意之中,明示或暗示我是个不诚实的人的时候,会觉得很沮丧。这就是一种<住>或曰<执着>。这和孙子兵法所说的<故军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可相互参照。
大日: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为无明病,种种种烦恼,这是大日的谈话,今天我们来谈一谈「诚实」。我们要分成几个方面来讨论,首先要了解一件事,诚实不是你对别人的要求,而是对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说这是我们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但是往往有许多人要求其它人要诚实,却忘了自己才是第一个被要求的对象。
第二,诚实还要注重表达的方式,事实和说明事实的方式并不能划上等号,不同的人看到事实不同的面相,就像瞎子摸到大象不同的部位,对于他们各自来说,都诚实无伪地说出了他们的了解,但是是否完整呢?是否涵盖了所有的面相呢?这值得商榷,通常我们只能理解到全貌的一小部分,这在各位的生活当中经常经历,就不多说。
诚实的第三个面相,就是你对于这样的行为坚持,你坚持自己必须保持诚实的行为,但是这种有为的坚持,往往会形成你本身的弱点,一旦在你周围的这些旁观者,说出了一些你可能认为在暗示你不够诚实的话语的时候,你会感到愤怒或者沮丧,这就表示你将诚实这样的行为价值建立在其它人的观感上,而我要告诉你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其它人不一定能够理解你,(也)不一定能够理解你所表述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所看见的面相,和你很可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说看的不同、表述的不同,而使你产生一种「认为你不够诚实」的这种念头,那么因此而引起心情上的起伏,这就表示你的程度、你的修为还有待加强。这是我们简单的谈论。
其实不只是诚实,对于其它的、我们标榜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德性,一般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标榜人当他感受到别人的观点,是不符合他自我认知的时候,他就无法忍受了;当他注重的是尊严,别人无法给予他尊严的时候,他就崩溃了。这需要你们在各式各样的场合当中进行思维,所以要感谢,这些不同的观点正是测试,测试你对于自己的看法是否恰当。譬如说,假设你觉得很在行某个宗教的修法或修持,那么,当别人对你说:「你根本一无是处,全是蒙混拐骗」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如果你能够充分的自我肯定,这样的言谈完全不会影响到你;反过来说,如果这一类的言谈能够轻而易举地挑起你心中的怒火,那么,你应该明白自己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修炼程度。
凡夫:好久没有出现的大日如来又出现了,结束。
2013/04/20大日如来的谈话
注:对于我来说,唯一能做的只是分享而已,至于愿意相信甚么,不愿意相信甚么,都在于个人的选择,选择不同,就会经验到不同的旅程,丝毫也勉强不得。
大日如来:这是大日的谈话,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之后,你是否更能够感受到这些讯息的真实不虚,当然这只是对你以及某些相应的人,不是什么人都适合这样的讯息,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要经历的过程,说「每个人」其实限制性是很大的,我们可以说「每个生命」都有自己该走的路。
在第一阶段是从蒙昧到怀疑,到开始建立起正知正见,然后再建立正确的行为、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但是这些真的是正确的吗?我们难免心中有所疑惑,这第一阶段就在相信、疑惑参半的情况之下,逐渐地完成了这些讯息的传递。
再来是过渡期,就是我们要沉淀下来好好地思索,这些讯息对自己的意义何在,它只是一种神奇的事件?只是一种好玩的情境?或者是一种平实、平凡、平常的真理或原则?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必须要有一段沉潜、酝酿的时间,让大家好好地思索、好好地观察,你是为了这些看似神奇的事件而接近吗?还是为了什么呢?这些都只有自己才能回答。
这个阶段思索的内容、过程、结果各个不同,所以在这个阶段当中,会有一部分的人觉得这些讯息并不是那么适合而选择离开;有些人会觉得这正是我长久以来寻找、适合我的道路,两者并没有谁才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不同罢了。当我们每一次做出了选择,自己的人生就会走向不同的方向,唯一的差异就是将会经历到不同的情境。说到这里,你们是否还时常抱持着优劣好坏的观念呢?
凡夫:离开了。
暂无评论内容